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素食文化 >  正文
佛教为什么要食素
上传时间:2019-09-19 14:55:28   点击次数:
  素食指不食动物肉类及荤辛(五辛: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的饮食方式,出家人素食,是中国汉族佛教文化的特色之一。根据佛教现状,南传佛教依循南传律法,出家人可以肉食(佛陀时代亦如之);藏传佛教的出家人也一向不忌荤辛;日本佛教为中国汉族佛教文化之传播区,早期日本僧人亦行素食,由于形势的演变,近代已全面开放肉食。各地对于在家的佛教徒,并没有严格要求食素的,若有经济实力的(西方素食主义的生活代价比肉食者高)及发心茹素者,听其自愿。
  
  依佛教早期戒律,比丘可食“三净肉”,即眼不见动物被宰杀时的情景,耳不听闻动物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不疑是为我而宰杀的肉食。后来佛教又有五种净肉之说,此即在三净肉的基础上,自死肉、鸟残肉两条。《涅槃经》卷四中还有九种净肉之说,此不说述。然大乘佛教则认为食肉有违慈悲心性,有违菩萨行,如《梵网经》四十八轻戒中,列有食肉戒,谓食肉将断大慈悲性种子,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唯身罹重病者例夕》。
  
  在我国佛教史上,最早提倡素食者为梁武帝萧衍,他以帝王之身倡行戒杀与素食,曾三下禁酒肉诏书,强制推行出家素食行法。隋唐以后,出家僧侣受持《梵网经》的菩萨戒法,其中食肉戒更强化了出家素食的思想。因此,素食文化成为唐宋以来汉族佛教出家人的主要特质之一。
  
  素食主义是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法门之一,即从不杀生戒延伸为对生命的普遍尊重与关爱,以大悲心及菩提心为基础,对菩萨自利利他情怀的践行,断食众生肉(腥)及对身体有害的葱、蒜、韭、薤、兴渠等五辛(荤)。由于一般佛教徒大多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素食主义也有全面禁食荤腥及每逢佛菩萨圣诞等吃素的不同形式。从营养卫生学这个角度来说,断食或少食荤腥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尤其是现代生产的肉食品里含有大量的激素、残余农药及各种毒性物质,时刻危害着我们的身体。佛教的素食主义思潮与卫生学、营养学、环保与保健等科学意见一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前卫人士及新贵一族率先成为素食主义者,影响甚为深远。素食,是中国佛教对于佛陀教义——慈悲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奉行之一方面。近年来,西方兴起素食主义,他们以科学为依据,从生理学、环保卫生学、养生学及道德伦理学角度来吃素,与佛教的菩萨悲心度世精神不同,但也值得称赞。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然,有些学佛者误解了慈心不杀与爱生护生的素食主义者的本意,误解了学佛的内涵外延,单纯地将吃素等同于学佛,消极地认为学佛就是吃素,吃素就是学佛,以吃不吃素为学不学佛的标准,甚至对他人横加指责,造成不利自他的恶劣影响。这是人们对于佛教多有误解,甚者以为学佛必须剃头,学佛必须吃素,学佛即是迷信即是无所作为等等陋见。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学佛不一定要非吃素不可,也有吃素的人没有学佛,这只是一种生活饮食习惯而已。若一味强行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必然导致大量的人民群众远离佛教,这是断人善根的作为。对于在家居士,由于居士戒法纯粹是个人化的心理或生活问题,吃素的要求只是在某一时期可以这样做而已。但是出家的汉地僧人是要吃素的,这是由佛教的戒律传统所决定的。今天学佛的信众遍及各个社会领域,甚至有的是社会精英、政要、商界名流,一定要求他们吃素显然是比较困难的。权衡两厢得失,于新时代提倡合乎科学化的膳食,为当今佛教世界范围的传教活动之必需。
  
  对于刚刚学佛的信徒,应当先受持不杀生戒(包括不自杀、不叫他杀、不为杀业提供因缘等),广泛参与佛教环保、护生及生命关爱等活动,条件具备的可以在佛菩萨圣诞口吃素。如果自己发心成为素食主义者,也只能是个人实践佛法的高雅生活行为,尽量不给家人带来麻烦,不强求别人效仿,更不能歧视没有吃素的人。
  
  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于自利利他的普度情怀,也就是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将身心投人到弘扬佛法的活动中来,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一个微笑,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许一句关怀与叮嘱,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令饥寒者温饱;为失落者提供精神的扶持等等。你的一切行动,将以佛弟子的名义进行,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你而变得更加美好。具体来说,你可以努力学习佛教知识,亲近善知识,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建立健全的佛法正知正见。如果你有财力,在不影响你生活的情景—F加入佛教慈善事业,或随时帮助你身边的人;或以你的智慧,向你身边的人传播佛教,令更多的人走向般若的人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