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德法语 >  正文
净土法门法语:发大誓愿 第4集
上传时间:2015-05-05 15:12:38   点击次数:

 

净土法门法语:发大誓愿 第4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我们讲义第二十四页,第一行:

  第十八愿,「十念必生」,真实有效、稳当、快速。「二六时中念佛,就是不可思议的善根」。我们如果感觉得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不足,用什么方法把它补足?就是念佛,念佛能很快就把它补足了,变成多善根、多福德。有机会我们想到报佛恩,佛加持我们,保佑我们,让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能信,发愿求生。所以报佛恩唯一的方法,就是一有机会就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所以经典我们月月在印」,大量的翻印,特别是「发大誓愿第六」,这是精华当中的精华,我们大量的在印行,希望同学们能够送给别人分享。不论他信与不信,没有关系,信的人得殊胜利益,不信的人也种了善根。因为这个册子很小,一般人愿意接受。「他只要念一句佛号,金刚种子已经为他种下去了」。所作大小善事一律回向庄严净土。「临命终时,十念一念都能往生」。

  「但是有许多病人临终时昏迷,连家人都不认识,如何能念?若想临终时得力,平时要用功,千万不可图侥幸,且须具备三个条件」,这是临命终时,十念一念必定往生,他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第一个,「临终时头脑清楚不迷。如遇不到善知识,他也不会堕三恶道。所谓好死好生」,临终的时候没有障碍,不能往生,他也是人天两道。第二个条件,「临终有善知识提醒,赶快念佛」,这个例子现前就有。「第三,一听到马上觉悟接受」,不反对。「这三个条件」,真的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所以平常要放下,临终时才有把握」,把这个世缘看得愈淡愈好。每天睡觉时我们就想到我要求往生,天天想,想到真的有一天,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欢喜得不得了,哪里有恐怖。「黄念祖老居士在往生前两个月,全心全力的念佛,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这是示范」,表演给我们看的。

  「在国外受生活的限制,早晚课不能间断,如时间不够,即用十念法」。我们这个本子后面有介绍十念法。「尽一口气念佛」,不拘多少声,这叫一念,「念多少声不拘,连续十念,所用时间不多,早晚两次,此最简单的早晚课。如一生中一次不缺,亦符合经中所讲的一向专念」。这叫定课,散课,随时随处有空就念佛。「至於临终十念是只念十声佛号」,这是这个大愿里头所说的。可是后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果只犯五逆而不诽谤正法亦能往生」。《观无量寿佛经》中有说到,毁谤正法者是他根本不相信,不接受念佛法门,当然不能往生,他没有这个愿,他不相信。

  「蕅益大师说,能否往生要看信愿之有无」,这里很重要,真信,真愿意到极乐世界,这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要真,关键在这个真字,真信、真愿。「品位高下在於念佛功夫之浅深」,不是念佛多少,他讲的浅深,浅深都是从信愿行上说的。我深信深愿,念佛功夫不间断,一句接著一句,白天晚上,不出声念,心上默念,行,外面人不知道,这叫功夫。像黄念老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这是功夫,这些决定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晓得,这个世间别争,都是假的,到后来一场空,什么也带不走,念佛要紧。所以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法,他一天到晚佛号不离口,别看他口里没有念,他心里佛号从来没有断过,这叫功夫。所以他的往生,虽然他不认识字,一生也没有听过一次经,也没有念过一次经,就是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念到什么程度?念到理一心不乱。什么是理一心不乱?大家知道,禅宗最高的境界叫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净土宗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跟这个境界是平等的,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成佛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点都没有说错。这是我们要留意,要特别注意的。

  功夫浅的叫成片,成一片了。海贤老和尚为我们示现的,功夫成片,他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这叫成片。比功夫成片再提升一级,叫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更深的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圆教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谓之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再上去为佛的境界,谓之常寂光土」,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果。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看得淡,「并非不负责任,否则要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你看海贤老和尚,他给我们示现的是农耕。在乡下偏僻的地方,这个小庙没有人来烧香,没有供养,生活靠什么?完全靠种地,农耕,他一个人做。一生开荒十几处,总共一百多亩地,种粮食、种蔬菜、种水果,养活道场里面几个老修行。当然还有多的,多的他不卖,多的救济周边困苦的人民,他都照顾到了。他以他寺庙为中心,周围差不多一百里到两百里的他都能照顾到,让这些居民日常生活无忧无虑,这是老和尚的财布施。老和尚一生念佛这个样子,大家看到了,是法布施。他非常勤奋,不惜体力,认真努力做出好榜样,让大家心里面都能得到安全、安稳,对生活上没有顾虑,虽然吃得苦一点,但是不缺乏,这是属於无畏布施。三种布施都具足。这是今天所说的,对社会、对大众他负责尽职,不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如果说出家人,「学佛的人,家也不要了,父母儿女都不养了,不仁不义,这就把佛法破坏了。世间事我们比不学佛的人做得还要圆满,放下是心里不要牵挂」,用清净心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清净心就是真诚心,使社会人士看到学佛人确实比一般人不一样。」

  下面第十一章有两愿,十九愿,「闻名发心愿」,二十愿,「临终接引」。我们看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

  这是闻名发心。下面是临终接引。

  【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

  这是临终接引愿。

  【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两愿他做到了,圆满了,决定不是虚妄的。在第二十愿里头,这一句话很重要,『作阿惟越致菩萨』。善导大师说前面的五愿是最真实的愿,五愿包括第十九愿,发菩提心。第二十愿,这一愿也非常重要,你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地位?地位太高了,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他们在哪里?他们住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初去的人,是凡圣同居土,有天人,方便有余土,对,是有这桩事情。而实际上这里讲清楚了,「作阿惟越致菩萨」,没有说同居土除外、方便土除外,没说这个。没说这个,换句话说,阿惟越致菩萨是实报土的。那就说明了,方便土往生的、同居土往生的,在极乐世界,实际他们的生活状况全是实报土,这就不可思议了,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为什么学这个法门?就是为了一生证得阿惟越致菩萨。这什么境界?在一般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是阿惟越致。我们带业往生,没有破无明,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不可思议。所以这一愿特别重要。善导大师讲了五愿,我加这一愿进去,就加这一句作阿惟越致菩萨。

  我们看注解,「第十九愿最要紧的就是发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中提到发菩提心含有三心」。第一个,「至诚心,真诚到极处。此系菩提心之体;体必有用,其用是深心及回向发愿心。深心是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说,菩提心分直心、深心、大悲心;与《观经》字面不同,而意义相同。此三心古来祖师大德解释很多,各位可以参考」,在此就不多说了。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所说最为简单扼要,他说,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这个心就是菩提心。不是假的,我是真的,阿弥陀佛如果现在来了,我马上就跟他去,我对於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留恋,这叫菩提心。不能阿弥陀佛现前了,还跟他讨价还价,我这里还有没交代、没办完的事,还有我家亲人没有去告别一下,这不行,这种牵肠挂肚的事情全是障碍。没有,真能放得下,见了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了,跟他走就对了,就到极乐世界去了。蕅益大师教给我们这个法门简单到极处,「信愿持名」,四个字。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信;愿,我真愿意到极乐世界去,巴不得现在就去;持名就是老实念佛,一生一句佛号念到底,叫老实念佛。让我们这个心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没有一个杂念、没有一个妄念,这叫持名。所以他说的是真的。「从《往生传》上看,有不少念佛往生者,尤其乡下老太婆,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都有,她们并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但是她真的发心,发菩提心,为什么?「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就是菩提心」,她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所以她确确实实符合《无量寿经》上的要求,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她做到了。「蕅益大师一语道破」。

  「真心发愿求生,然后再修诸功德,他的行持处事待人接物自然不一样」,未发菩提心之前,起心动念他先想到自己;发心之后变了,「念念为众生设想,把自己忘掉了」。这一点要学,要认真的学,要学得很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他是我们的榜样。所以想尽方法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众。「冷静的想一想,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现在人人都爱看电视、电影、歌舞、报纸、杂志、画刊」,这些东西都是在搞六道轮回,「与我们不相干」,真学佛的人一概不需要。「家里人要看电视,只能由他,他被境所转」,你看了怎么样?如如不动。知道画面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外不著相,心里也无染著,在用定功」,一家人各人搞各人的,不相妨碍。

  『六波罗蜜』是菩萨修学的六大纲领,「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万缘放下」,心中一切妄想、执著、分别、忧虑、烦恼、牵挂统放下,这叫布施。「持戒是守法,守老师教诫之法,并不限於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戒,当然要遵守。「还要守现在这个地区的法律、风俗、习惯,然后我们修学才不会受到阻碍」。「忍辱,无论做什么事要有忍心、耐心、长远心,我们的理想愿望才能达成」,这个理想愿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第四是精进」,精进是天天求进步,「一门深入,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句话没错,但必须先要烦恼无尽誓愿断」,先断烦恼,「否则所修的都是邪知邪见,反而坏事,祖师说的话一点不错。烦恼不断,要专修一门,烦恼断了,可以广学多闻」。这个不能不遵守,不遵守就不能成就。我们年轻的时候,在李老师会下的同学很多,看看同学们能有成就的,都是守老师的规矩;不能成就的,都是随自己的意思,不守老师的规矩。这六十年看得很清楚,一点都不错,证明古圣先贤、祖师大德教给我们都是真话,先断烦恼,后学法门。「往往看到一个人用心修学,未出名时,人很谦虚。出名之后」,傲慢心就生起来了,「贡高我慢,什么都瞧不起,因为他学的东西太多,博学多闻,学得愈多,烦恼愈重,到后来一事无成,反而障碍了往生。唯有精进才能得定,定是枢纽,慧是目的,最后是般若智慧,我们也应依此标准,坚固不退。」

  「平常用功,要一心念阿弥陀佛,昼夜不断,一日至七日」,叫打佛七,「七天七夜不能中断」。见任何人,打佛七的时候不打招呼。那个佛号一句一句接上去,不能中断,这打招呼就中断了。所以参加精进佛七,精进佛七现在少了,不容易,七天七夜这佛号不中断,避免打闲岔。现在我们看到许多道场打佛七,变成法会了,已经失去本来的旨趣。「念一天一夜,容易做到,因二十四小时专注一句佛号,效果比平时念佛大得多。」经上讲,『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这时间很短暂,你就到极乐世界了,『即生我刹』。到极乐世界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的地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几句话非常要紧,前面曾提到十方众生往生,他未提出条件,哪些人由佛接引,哪些人不接引。换言之,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都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当以四十八愿为基本的根据」。

  「阿惟越致是梵语,即不退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这一句话重要,圆是圆满,证得三种不退,「等於圆教八地菩萨」,这还得了!「这是弥陀本愿的加持」。我们要感恩,我们要接受,要真正听话,要真干。这个利益太大了,真的是无量无边,从一个凡夫就到了八地,这还得了吗?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有一些菩萨们相信你能往生,但是不相信你能作阿惟越致菩萨。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在此地说的话句句真实,一个字妄语都没有,那我们就有福了。我们完全接受,依教奉行,知道这是弥陀本愿加持。

  再看下面第十二章: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

  这一段是讲十方信愿持名的众生真正发愿,愿心坚固,没有一个不往生。重点是在下面:

  【若有宿恶。】

  我这一生没作恶,不能保证过去生中不作恶。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里面打滚,哪有不作恶的道理!这些过去生中造的恶业怎么办?佛教给我们悔过即生,你只要能够后悔,再不作恶了。

  【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

  这就是诵经持戒,发愿求生净土。

  【命终不复更三恶道。】

  不会堕三恶道。

  【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并不难懂。我们看这个注解,「凡夫往生,平时依教修行,积功累德,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欲生极乐,无不遂者」,个个都能满愿,都能成就。「还有一种属悔过往生者,其品位高下,要看其忏悔心的程度如何。在《观经》里看到阿闍世王,犯五逆罪,临命终时忏悔,念佛往生。佛说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闻里一定有信有解,系念中一定有愿有行」,换句话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他都具足了。「三条件具足,往生西方的意念非常坚强」,坚固,有强烈的欲望。

  『植众德本』,「就本宗言,就是执持名号」。我们怎样植众德本?念佛就是的。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念念不曾丢失,这就是忏悔,这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用一句佛号,九十二年。让我们看到无与伦比的成就,这不是假的,他老人家往生肯定是上品上生。阿闍世王是造五逆罪,贤公老和尚没有造恶,九十二年不间断,当然是上品上生,超过阿闍世王多多。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只要相信,信愿持名,你就做到了。『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一生所解所行所修者只有一个愿望,即将来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如愿的。过去所造恶业,应当忏悔,念阿弥陀佛即是真忏悔」,不要再用别的方法,「心里只有阿弥陀,恶念就消失了,何况又得弥陀十方诸佛威神加持」。

  「自古以来有不少大德也不是一学佛就学这个法门」。莲池大师、蕅益大师,近代的印光大师,「都是通宗通教,到后来接触这个法门,马上就相信」。我学佛之后第五年遇到净土法门,「但不相信」。最初教我的是忏云法师,我没接受。以后,「跟李老师十年,他是印光大师的学生,专弘净土者,我接受他的教法,尊敬他,不排斥」,但是还是不相信。「到我讲《华严经》讲了一半的时候,发觉华严会上所有菩萨都念佛求生净土,文殊、普贤是华严世界的等觉菩萨」,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里面有一段经文,详细的给我们说明,文殊、普贤发愿求生净土。「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始是初地,终是等觉」,一共十一个位次,这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他们都念佛求生净土」。我看到这些经文才知道事实真相。知道之后,「才相信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度众生了生死出轮回、成佛道的第一法门」。这一句话,我在《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注解里面序文上写进去了,真是难信之法。

  「建立信心有两种,一种是真心认识明白了解,信心绝不会动摇」。另外一种是「老太婆式的信仰,虽不懂而其善根深厚,教她念佛,她就死心塌地的念佛,一生不改,决定往生,我们不如她」,这个要知道。「台北莲友念佛团有一位李济华老居士」,这是我初学佛的时候认识的。有一次集会的时候,他向莲友讲了一个半钟点,声音宏亮,「讲完之后,向大家说,我要回家了。大家以为他年岁大了」,那时候八十多岁了,「要回家休息」。没有想到他下台走到客厅,「在沙发上一坐就往生了」,真自在!示现给我们看,我们那个时候才二十几岁。看到这一幕,那是现身说法,没生病,没有一个人想到他会往生。为大家讲开示,讲得很欢喜,很认真,让大家鼓掌赞叹。他跟大家辞行,我回家去,他回极乐世界老家去了。「有人说,他二、三个月以前就知道自己要走了,星期假日到老朋友处聊聊天,似有惜别之意」。这李济华老居士,这我认识的人,见过的人。

  下面这是我没见过的,我听说的。「二次大战之后,香港何东爵士夫人,何世礼将军之母,全家是基督徒」,只有老太太信佛。但是儿女很孝顺,所以家里头有佛堂,彼此没有冲突,他们学基督的学基督,老太太念佛念她的佛,各人不相妨碍。「她的往生,给香港人很大的启示」。她往生那一天,她预知时至,把她的子女及家中亲属统统召来,「她说,我们一家宗教自由,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母子一场,今天你们念声佛号送送我。这最后的要求,於情於理都讲得通。她盘腿一坐,坐了不到一刻钟就走了」,这一表演,她们一家人都信佛了,从基督教改信佛教,全信佛了。「平时不说话,临终表演给大家看,结果度了一家人。世间什么事都是假的,只有这一件事是真的」。所以不怕人不相信,只怕我们自己功夫不到家。功夫真正到家,表演给他看,他真相信。

  『为道作善,便持经戒』。「善恶的标准要知道,佛的教诲是标准,戒律也是善恶的标准,但有一总原则,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总原则。「更进一步,凡是对自己有利的是恶」,为什么?它引起你的贪瞋痴慢,「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应知世人与佛的观念不同,佛是觉者」,觉悟的人,圆满觉悟的人,众生在迷。六道,从自私自利的念头上来的,「只要有我,就有轮回,就有三界六道。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执,破了我执,即证罗汉,超越三界。念念为我,增长我执,有法执者不能见性,这是事实真相。又如参禅,一坐一个月不出定」,但是我执没破,他的果报将来可能在色界天、在无色界天,出不了三界。

  「念佛可以了生死、出轮回、生西方,但我的观念愈淡愈好」,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所以平时处世」,起心动念为别人设想,「为社会设想,不要想自己。每天读诵经典接受佛的教诲,把佛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此之谓学佛」,这真学佛了。「如此行持,命终绝不会堕三恶道」。为什么?相由心生,你心里头没有三恶道。三恶道是贪瞋痴,贪心重的,饿鬼道;瞋恚心重的,地狱道;愚痴重的,畜生道。你不贪、不瞋、不痴,所以你不会堕三恶道,这就是相由心生。

  下面第十三章有三愿,「国无女人愿、厌女转男愿、莲花化生愿」。我们看经文: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这就是第二十二愿,只有一句经文。下面第二十三愿: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这是「厌女转男愿」。下面经文: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於七宝池莲华中化生。】

  这第二十四愿,「莲花化生愿」。这一章里头有三愿。我们看注解,「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看到十方世界男女杂沓,纠缠不清,所以他建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妇女,凡是女人生到极乐世界统统是男身。相貌如有美丑不同,即有差别,西方世界是平等的,所以相貌完全一样。为什么?相貌不同,相貌好的容易起傲慢心,相貌丑陋的容易起自卑感,这都是烦恼。所以极乐世界要求是平等对待,我们讲和睦相处,所以他的相貌相同,身体体质也相同,个个都是无量智慧,无量寿命,相貌完全跟阿弥陀佛一样。

  底下说,「唐朝道宣法师曾说过」,这是律宗初祖,终南山的道宣法师,也称为律师。他说过,「凡是有女子的世界,必有地狱,佛在经中有此一说。从前女人苦难多,中国印度均如此。今天社会开放,男女平等,学佛有成就者,首推在家女众」,这末法时期颠倒了。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古时候学佛的人成就,排列第一个,成就多的,出家男众,其次的出家女众,再其次的在家男众,最少的,最少的是在家女众。现在不一样了,掉过头来了,现在学佛成就真正往生的,排第一的在家女众,排第二的在家男众,排第三的出家女众,排最后的出家男众。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颠倒了。是不是真的?真的。我们仔细观察,你看在家的女众念佛成就的多,男众就没有女众那么多。出家就更糟,出家是有这个形象,但是与佛法相违背,这是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觉的。我们再往下看,今天社会开放,男女平等,学佛有成就者,首推在家女众。「十方诸佛刹土众生均不出胎、卵、湿、化,胎生如父母、兄弟、夫妇之情,如绳子绑起来,很难得断。西方莲花化生就没有这些牵连」。这是说莲花化生的好处,人人都是莲花化生。

  下面这一章也有三愿,「天人礼敬愿、闻名得福愿、修殊胜行愿」,这个不难懂。我们看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第二十五愿。第二十六愿: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末后这一愿:

  【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以下这几愿都是说学佛真正用功,但是他不想成佛,他还希望得人天福报。佛很慈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想求人天福报,佛就帮助你,成就你。人天福报里头能发大心,帮助一些众生学佛,给他们机会,这个福报的确很大。特别像现在这个时代,今天我们用的方式是用卫星电视、用网路来传播。讲经在摄影棚里面,听经的人不多。通常我讲经,在摄影棚听经二、三个人,五、六个人就很多了。可是不在现场,在电视机前面,在网路前面,听经的人太多了,统统受利益!这确实有菩萨发心,有的是极乐世界再来的,有的是我们这个地方学佛的同学,慈悲心切,想介绍佛法给一切众生,用这个来做手段,这个好,佛都会满一切众生的愿。他跟极乐世界有无比殊胜的缘分,也许临命终时信心坚固,十念必生。我们不能小看这些人,他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必须要记住的。

  我们看这个小注,「佛说一切法门皆应机说法」,此经是对根熟众生说的。根熟众生是什么?就是真信,真愿意往生,他决定得生净土,这叫根熟众生;换句话说,他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到了,好!非常难得。还有他不想成佛,这一愿佛就帮助你得人天福报。「这一愿亦可助人得人天福报,以读经念佛方法求世间人天福报。第一要欢喜信受,礼拜归命」,这人很多,「真真照做。何者为善,应做」,善,十善业,佛说得很清楚,日常在僧团里面,六和、六度,菩萨的善行,应当要学习,应做。「何者为恶,应止」,十善业道反面就是十恶,五戒的反面是五恶,那就不应该做。「以清净心修六度,处事待人接物,以此六条为标准,他人见到你自然生恭敬心,得到大众的尊敬。来生生在富贵家,身体没有缺陷。因善根深厚,来生还能遇到佛法。」这是闻名,天人礼敬,得福,来生继续修殊胜行,殊胜行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这一类人,他这一生不想去,来世,来世还有机会,依照这个经教所说的,来生还有机会。

  第十五章有四愿,经文不长: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

  这是第二十八愿。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

  这是第二十九。乐如漏尽比丘,这第三十愿。

  【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三十一,只有两句,『若起想念,贪计身者』。后面这一句是,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省了一句,做为总结。我们看注解,「西方世界无三恶道,而《阿弥陀经》上说西方世界有白鹤孔雀等飞鸟」,这是不是畜生?不是的。不是,是什么?「它们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为的是讲经说法,使大家随时随地都听到说法的声音。佛说一切众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正定聚,他所修学的法门绝对正确,有结果,谓之正定聚。第二类是邪定聚,无论修什么法门,其理论、方法、境界,无论怎样精进努力,都得不到结果。第三类是不定聚」,完全看缘分,他遇到真正善知识他就是正定聚,他遇到邪门外道,他去学习,就入了邪定聚。

  「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你跟谁学,什么人在指导你。善知识现在很难找,「比不得从前」。从前人修行,「明心见性,一切通达,即上山住茅蓬闭关,等於向大家宣布,我已毕业,等人来请其下山弘法」。现在没出家就闭关,已经漫无标准,住山闭关不是开悟的人。「目前只有一个办法」,真正学佛就这一条路,「学古人,做古大德的私淑弟子」。老师已经过世了,我对他仰慕,我向他学习。中国第一个榜样就是孟子,「孟子仰慕孔子,而不在同一个时代」,也就是孟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了。孔子虽然过世了,但是孔子的著作留在世间,孟子怎么学?就从孔子留下来的著作为学习的标准、为学习的教材,他成功了,这是在历史称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其他的例子在中国很多,「如汉朝司马迁,《史记》作者,学左丘明」。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左丘明早就不在了。但是《春秋左氏传》,就是左丘明的作品,司马迁就念《左传》,他学成功了,所以他的文章很像《左传》。

  这我们要记住,我们今天找老师找不到了,怎么办?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找古人,找谁?找祖师大德。我早年年轻的时候,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老师很客气的告诉我,他说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怎么办?他教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文钞》在。他把印光大师的《文钞》,正编两册,续编两册,那个时候一共是四册,给我,要我学印光大师,这就是私淑古人。现在我晓得,有一位年轻的法师,我不说他的名字,没有得他同意,他真的,在《印光大师文钞》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念了几十遍,你在《文钞》哪一段说什么他都知道,好像能背诵的样子。所以我劝他,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话给《无量寿经》做一个注解。印光大师里头没有注解的就不必注,有注解的地方统统把它找出来,一句一句对上号,做一本印光大师注解的《无量寿经》。大师是我们学佛念佛人非常尊敬的、非常仰慕的,我相信对於念佛同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我希望他这个作品能够在一年之后出版流通。

  在这里我们也得到了信息,我们以后,往后学佛找不到真正善知识,出家、在家都找不到了,怎么办?就用这个方法。我们在台湾来做实验,我在台南极乐寺,极乐寺的建筑是学校。这个道场里面没有殿堂,就有教室,大大小小有八个教室,最大的一个教室可以容纳一千人,佛堂也是个大教室,可以容纳三百人,最小的教室可以容纳五、六十个人。我们希望供养发心学经教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你真想学,我供养你,我帮助你。怎么学法?看光碟。我们把注解都把它做成有声书,有声书就是有读诵的音声,有文字,萤幕上打出来是文字,没有人的人像,没有,完全是文字。你看一遍就是读过一遍,它有声音,你跟著它读。像《无量寿经》,怎么学法?一天读十遍。读上一年,三千遍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自然就会讲了。像《无量寿经》,读一千遍,用我这个方法;注解,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从头到尾看三十遍,你能看得懂。这样子大概一年半的时间,这一部经就通了。一经通一切经通,虽然一切经通,我还是希望你永远讲这一部经。这部经太需要了,太好了,众生遇到这个经典,决定能成就,不会错过。

  这个方法好,一个人可以学,两个人也可以学,学生不拘多少,我们用这个方法。这些年我讲经留下来的光碟,录像、录音,数量都不少,都是很大的数量,你可以在里头选一部。无需要老师盯著你,你用这个方法就能学会。在家同学不必到寺院,在家里也能学会。如果你工作辞掉了,退休了,一天看十遍,看上一年,一定会讲,你就能开讲座。讲座先开小的,什么叫小的?朋友三个人、五个人,你给他讲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然后慢慢扩大,十几、二十个,三十、四十个。讲个三、五年,熟了,就是一代大德出现了。用这个方法可以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比佛学院好。佛学院课程多,老师多,会把你头脑讲迷惑了。这样子你专心学一样,你头脑清醒,你能专注,你会得法喜,法喜充满。

  这就是我们要找古人,今人找不到,找古人。你看这里有,「唐朝的韩愈学司马迁。今人找不到,只有学古人。佛门中蕅益大师仰慕莲池,学得很像,也成为一代祖师。我今天给诸位介绍一位大善知识」,谁?「阿弥陀佛。根据《无量寿经》修学」,能把这一部经的理论都搞明白了,教训都能在生活当中落实,「你就是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如果没有这个缘,我们台南极乐寺提供道场,来照顾你,让你专心学习。学几遍之后,我们也听你的报告,你也得讲给我们大家听听,用一个小教室,这回馈,这报恩,这样就能成就,真正成为弥陀第一弟子。

  「西方世界往生大众的快乐」,法喜,「如漏尽比丘,就是阿罗汉。漏尽是烦恼断尽了」,漏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有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个经是大乘经,应该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只断见思,大乘漏尽是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见思尘沙断了」,四十一品无明已经断了三十九品,下面还剩了两品。「这是大乘罗汉」。阿罗汉,这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学,阿翻作无,罗汉是学习。无学就是毕业了,我所学的都学完了,这称罗汉。小乘学完了,叫小乘罗汉;大乘学完了,那就是大乘罗汉,所以称大阿罗汉,「身见已破,不再起我执我见之念。佛为什么还讲这种话?因为我们是带业往生,身见未断,随时想到我,而到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这个烦恼,念头习气,不会再起来了,所以法喜充满。这个法喜充满我们体会不到,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感受到了。

  下面第十六章: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里头包括三愿,第三十二「那罗延身」,三十三「光明慧辩」,三十四「善谈法要」。这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体」,身体强健,「体坚力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健康强壮,还无法形容。下面说,「身为金刚不坏身」。『那罗延』是金刚力士神的名称,「比喻坚固」,身体好。「身顶皆有光明,光明是由清净心发出来的。现在社会上有神通的人很多」,这些人能看到光明,也有人能离地三尺,他们这些能力不是自己的,但他真有,这多半都是妖魔鬼怪加持给他的,他被妖魔鬼怪控制了。我们学佛,常常到各处去讲经教学,看到的、听到的,有这些事相出现,我们知道这并不如法,所以不要被他们欺骗。我们坚持信愿持名就会有成就,不被外面动摇,这很重要。所以信要真信,愿要坚固的大愿,保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圆满的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重要,比什么都重要。

  『善谈诸法秘要』,就是讲经教学。现在讲经的人少了,所以我劝各位发心学讲经。「勿以自己无智慧而不学。假如真发心,为了报佛恩,弘法利生,不图名闻利养,讲经时,自有佛菩萨加持。有时在讲坛上发挥经中奥义」,真的是淋漓尽致,「事后想不起来说些什么。有时候预备讲演的资料」,开讲之后统统用不上。「各位将来如参与讲经」,可能遇到这种情形。这些情形自古以来,每一位讲经的法师,甚至於在家的居士,都有这些感应。这些感应是正常的,那是什么?佛菩萨加持你。所以现在讲经有方便,我们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讲完之后打开来,自己听一遍,你会听得非常惊讶,讲得很好,自己知道,我怎么会讲出来的?我没有这个境界也能讲出来,这就是明显的见到佛力加持。

  下面第十七章有两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这是「一生补处愿」。下面: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这是「教化随意愿」,第三十六愿。我们看注解,「一生补处愿颇为重要。佛曾保证我们在西方极乐一生决定成佛」,就是前面讲的第十二愿,决定证得无上菩提,决定成佛。「一生补处是等觉菩萨的地位,圆教的一生补处,如观音势至等。假如我到西方,要多久才能回来度我的家亲眷属」,要多久?到了西方跟阿弥陀佛一见面,就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换句话说,就能再回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教化一切有情,来去自如,不会再有隔阴之迷。七地菩萨尚有隔阴之迷,生到西方竟能得到如此殊胜功力,到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其目的就是在发起信心,「使其对佛法产生信心」。已经认识佛教的人,那就帮助他们修菩提行,「最高的阶段」,是帮助他行普贤道。记住,往生只要见到阿弥陀佛的面,得阿弥陀佛的加持,你愿意回来立刻就能回来,没有障碍,不能不知道。诸佛菩萨的示现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凡是一乘了义的经典均属普贤道,为最高的佛道。永离恶道,不是不去恶道,而是乘愿化身去的,目的在教化恶道众生,而非业报。地狱众生在地狱受苦,而地藏王菩萨在地狱中,一切苦乐都不受,苦乐之事是有的,他的心是定的」,所以他没有感觉到什么,这个道理要懂。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面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很庄严的菩萨相,在地狱里头,他跟地狱人相貌相同;他在畜生道度畜生,一定跟畜生道身相相同;他在饿鬼道,他现饿鬼道身,跟饿鬼道相同。这个一定要知道,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现身自在,变化无有穷尽。观世音菩萨讲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其实三十二是类,三十二大类,展开来无量无边,我们无法想像。地藏菩萨如是,所有的菩萨皆如是,没有两样的。

  凡夫麻烦在哪里?「心随境转」,这个麻烦大了,「为其所迷,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菩萨知道,整个宇宙事实真相是什么?大乘教里佛常说,「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真相,叫实相。你要真正明了,六根在六尘上就不起心、不动念了。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什么境界?这是如来的境界,佛境界;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的境界;六根接触六尘,眼见色,耳闻声,他还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阿罗汉;如果统统有,六根一接触到六尘就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叫六道众生。

  我们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懂得真修。真修是什么?就在境界上练,练不起心、不动念,练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真修行。到真的不执著了,就证阿罗汉;再进一步不分别了,就证菩萨;最后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了。道理不能不懂,懂道理,我们修行的方法功夫就得力。我们用一句佛号,如果起心动念了,赶紧阿弥陀佛。譬如见色,看到这个色相生欢喜心,想自己拥有,这就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起来了。怎么办?阿弥陀佛,回归到佛号,这些念头统统打下去,这叫真念佛,念真佛。真佛就是法身佛,就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那就是真佛,万缘放下,得大自在。能够不执著,有起心动念,有分别,不执著,阿罗汉。在净宗叫功夫成片,这是念佛最低的功夫,有这个功夫的人决定得生,阿弥陀佛就会来给你报信,给你递信息,你跟阿弥陀佛就有联系了。如果你想去,强烈的愿望想去,我还有寿命我都不要了,阿弥陀佛会来接你,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下面的文,凡夫心随境转,为其所迷,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所以受苦受难。「西方人心都清净」,这个西方是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心都是清净的,「而且这个清净不会失掉,因为阿弥陀佛的帮助,无论在什么恶道中都不会受其影响。或者说法,或者听法,做影响众。文殊、普贤、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他们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现菩萨身,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是在唱戏,前台后台不一样,也许到了后台,老师变为学生。所以佛法常讲本迹因缘,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一尊佛出世,他来教化众生,当主角,还有很多人配角。配角里面很多都是老师,不是同学,来扮什么角色?扮佛的学生,出家的,声闻学生;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的身分。实际上?实际上他是佛,古佛再来。所以一尊佛出世,千佛拥护,这是我们要学的。

  『神足』是神通,「佛不大用神通接引众生」,为什么?「妖魔鬼怪都有神通」,众生没有能力辨别,所以佛教化众生禁止用神通,这个很有道理。「但若遇有大影响力的人,如国王大臣」,他们影响力大,在他们面前有时候也现神通,这是特殊的例子,没有例外的。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是凡夫,我们对社会上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遇到神通这个事情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不能被他骗了,被他动摇了信心,我们就丧失这一次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就太可惜了。

  所以要真信,我们依经教,依法不依人。佛教给我们的四依法,法是经典。这个经典真经,夏莲居老居士从《大藏经》现存的五种原译本会集成这一部,一个字没有改动,字字句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换句话说,经是真经,字字句句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注解是正知正见,为什么?他用了八十三种经论来注这个经,用了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作品来注这个经。所以注是正知正见,经是真经,决定不能疑惑、决定不能怀疑。我们依照这个经典来学习,信解行证,信愿持名,这一生决定成就,我们要相信,决定不能怀疑。这一部经难,在这个时代出现。这部经是李老师给我的,给我这个本子,是他过去在台中第一次宣讲的时候,把段落都勾起来了,就是科判,统统注解注出来,我们称它为眉注。这个本子我也印了很多,供养给大家。早年我在国外讲《无量寿经》都是用李老师的眉注,做讲经的底本,参考资料。李老师往生之后,这个本子就大量的流通了,在海内外。又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注得太好了,我们欢喜赞叹,以后依照老居士这个注解,我也讲过几遍。

  八十五岁之后,我把《华严经》放下了,不讲了,专讲这部经,目的就是求生净土,自利利他。也给大家做一个榜样,一切经里头我选择什么?就选择一部,就选择《无量寿经科注》。这一生一心一意专门讲这部经,一遍讲完讲第二遍,现在我们讲《科注》这一次第四次。总不离开这部经,不离开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就会成就。一定要知道,像海贤老和尚说的,「好好念佛,求生净土,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发大誓愿  (第四集)  2015/4/25  台湾华藏卫星电视台  档名:21-7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