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法语 | French
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上传时间:2015-03-01 16:53:32 点击次数: 次
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译文】
妄心贪求分外的名利;舍生忘死不遗余力地谋求富贵。
【例证一】
魏征当仆射时,在阁中小憩。有两个随从官吏在帘子外闲话评说。一个说:‘我们的官职全由这个老翁决定。’一个说:‘不对,完全由天决定。’魏征隐隐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写信交给那个认为由老翁决定官职的人送交吏部。信里说:‘给送信人一个美官。’送信这个人并不知晓。他拿到书信出了门,忽然心痛,就请求那个说由天决定官职的人送去。吏部问他的姓名,于是就给他注册补了个近处的官职。而那个说由老翁决定官职的人闷闷不乐,经常愤愤不平。魏征见了感到奇怪,就问他缘故,他讲出了实情。魏征迷惘地说:‘命运由天定的说法确实是真的。’
【例证二】
明朝宪宗皇帝在位时,鄞县人赵涓、楼得达都以棋艺高超而侍奉皇帝。皇上让二人对局,每次都用金盒装一锭赏银,得胜的接受赏银。楼得达常常战败。晚上出了宫庭,楼得达私下对赵涓说:‘我和你都是依靠下棋取得皇上宠爱,现在你屡屡取胜,已经很有名望了,如果我总是战败,恐怕要受罪责。盒子里的赏银不过三两之多,我愿预先奉送来为你祝寿。赵涓同意了他。明日,到宫中对局,果然赵涓假作失败,楼得达叩头感谢赏赐。打开盒子,竟然是补升作锦衣百户空名御□,以及一付牙牌。皇上当初想把这个官职给赵涓,终于未实现。赵涓也不敢说出实情。皇上感叹说道:‘谁说天子能决定命运耶!’
【例证三】
南昌人李孜省受明宪宗宠信,官职为太常卿。一次江右巡按离开京都出行,孜省为他饯行。将女婿龚正弼托付给他,求他关照,说:‘我的女婿一向有才名,考场上多多留意关照。’御史答应了他的托付,有意视察各省试的考场。利用御史当堂考试的机会,就选拔龚正弼为第一名,实际上就是中了榜了。等到进了考场,点名正弼而未到,御史传呼到处寻找,没有踪影。考过两场,将至下午,正弼忽然摇摇晃晃地回来了,人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最初入考场,恍惚有人把我引到城隍庙的像后,所有的祈祷祭祀的人,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是口不能说话,脚瘫软不能动。心中暗暗算计今日已考过二场了,于是默默地祷告乞求回家,才能抬腿走路。’
【例证四】
明朝嘉靖初年,太仓有个富翁没有儿子。购买别墅时,得到一块堂屋的匾额,上面提写了‘会元及第’四个字。富翁心中虽然暗喜,但因无子而觉得遗憾。不久娶了一个妾,生了个儿子,心中非常欢喜,认为当初得到的匾额预示儿子的前途远大。儿子长大了,果然聪明不同一般,年幼入学,尚未成年已得官府供养。富翁认为会元及第,唾手可得。不久,儿子忽然得病死了。富翁哀痛哭瞎了眼睛,家也渐渐败落了。于是抱著悲愤将别墅出售给别人。最后被王荆石的父亲得到,后来荆石中了嘉靖四十一年的会元,廷试赐榜眼。会元及第的预言得到了验证。
【例证五】
长洲许五居住在乘鲤坊,是已故进士许成章的异母兄弟。容貌清秀俊美,略有些文化,有人劝他读书,他每每不答理。顺治三年,他忽然想要做官,于是偷偷地将他母亲养身活口的几十亩田地典卖了,用这笔钱捐了个吴江□委守备的官职。招集二十名家丁,衣服、甲胄、兵器鲜明华美。出发上任那天,设宴、奏乐,自认为人世间富贵荣华已达极点。刚出城三十里,遇上白罗裹头的贼人突然而来,抓住杀死了他,把尸体投入河中。当时他的年龄才十九岁。他的母亲号哭悲痛几乎死去。邻里叹息道:‘这是竭尽全力来求死的人。’
【例证六】
樊毅做邹平县令,有两个儿子,都长大了,家计不宽裕。樊毅善于搜刮民脂民膏,不到二年,资财十分丰厚。罢官回乡,对邻里司训王辅说:‘我当地方官数年,检看我的财产,白金仅五千两,黄金、彩帛值不到一千两。王司训说:‘不要说学官贫穷,我在沛县,所积蓄的薪俸和诸位书生的馈赠加在一起,回来时也足有六百两银子。’樊毅认为六千两少,而王司训则认为六百两多。樊的儿子兄弟间互不相容,都求单独居住,于是买田建房,昼夜操办。他所得的钱全都给了三个儿子。他的儿子仍然怀疑父亲有剩余的积蓄,怨恨而不管他晚年的生活。樊毅仅得几亩田,一处住所,自己吃饭穿衣独自过活,无谷可售,无帛可卖,连看门的童子也没有,客人来了,只有一个老佣妇倒茶而已。忧忧郁郁死之后,草草埋葬了事。他的孙子们也都衰败了。王司训有四个儿子、赡养他,晚年生活十分欢乐,老了无事可做,只是浇灌花草,种竹消遣。客人来到,总要留下饮酒,直至尽欢才散。三子、四子,一个在邵武执教,一个任来安的地方官。孙子多补了生员,家道久久兴旺不衰。
【正文】
- 【上一篇】: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 【下一篇】:玛欣德尊者答: 南传佛法对放生和放生的功德是如何看待的?您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