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爱物戒杀 >  正文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上传时间:2015-03-01 16:53:10   点击次数: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译文】   布施以后又后悔;借别人财物抵赖不还。   【例证一】   张心坚是徽州休宁人,家里大富,是个吝啬的守财奴。不吃、不穿,对亲友、妻子、奴仆,分文不肯给。不久妻子死了,儿子也死了,没有多久,心坚也死了。家财全部充公。当时有智禅师能知因果。云游经过他家门,望著空中长叹,又大笑。邻里感到奇怪就问他,禅师说:‘我笑过去门内居住的人,了却了好因果。’众人请教其缘故。禅师说:‘此人前世本是农家子弟,喜欢布施。一天有个道人经过乞求施舍饭食,施舍完后,向天发誓:愿来世托生的处所,常多财好施。想想又后悔起来说:‘我有食物,应给予奴仆食用,为何施舍给这个道人呢?’他不知这位道人实际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察觉了他心意不真诚,因此罚他今生名义上享有巨富,自己不穿不吃,不管妻子,与穷乞丐没有两样,只为别人作个守财奴而已。’   【例证二】   苏州吴趋坊的施翁施散钱财结交宾客,年过四十岁,才生一个儿子,于是携带几百两银子,到虎丘修建观音大殿。忽听到剑池旁有哭声,向前一看,却是幼年时塾中同桌的桂迁。施翁急忙上前慰问,桂迁说道:‘家中贫穷欠有权势者债,被逼债走头无路,打算来到这里了却生命。施翁听后很同情他,就打开箱子将三百两银子赠送给他。桂迁向观士音菩萨礼拜发誓说:‘我受施君大恩惠,今生倘若不能回报,来世也要作犬马来报答。’哭著跪拜而去。不久施翁归家,桂迁又登门致谢,施翁见他贫苦,又将一片枣园送给他安身。桂迁生有一个女女儿 ,施翁又约定了婚姻。不久桂迁在枣树下挖出埋藏的银子千余两,是当年施翁的父亲埋藏的。因此渐渐地桂迁家变得殷实富足起来,而施翁家日渐衰落,夫妇相继而亡,儿子施还无依无靠。桂迁听从妻子孙氏的话,既隐讳先前的誓言,又图谋赖掉婚约,竟全家迁到会稽去住。施还去投靠他,他拒不接纳。施还不得已,只好托他的邻居向桂迁提及过去父亲资助他三百两银子的事情。桂迁说:‘借贷必须有借据,只要拿借据来,我决不赖账。施还听了十分气愤地哭著回去了。   过了几年,桂迁到京城办事,被狡猾之徒欺骗,丧失了一半家财。住旅店无聊,正昏睡之间,忽然到了一个大宅院前,门关著,旁边有一个洞,不自觉两手趴地钻了进去,见大厅里灯火辉煌,一个老人靠桌子坐著,就是施翁,桂迁十分惭愧,想打拱作揖行礼,可手趴在地上站不起来,抬头与施翁说话,施翁也不回答,只是呵叱说:‘畜生应当死,狂叫什么!’又见施还从里面出来,桂迁就咬住他的衣服作出谄笑的样子请罪。施还骂道:‘畜生装什么怪。’把他踢走了。桂迁听到频频叫畜生,十分纳闷,低著头走到厨房,见施母坐著切一块煮熟的肉,桂迁就在左右跳来跳去,蹲著说:‘夫人家都怀旧恨呀!’乞求赐给一块肉充饥。施母又叫仆女说:‘畜生嗥嗥乱叫实在讨厌,快拿棍子把它赶走。’桂迁大惊,跑到后园,见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在,仔细一看,都是狗的样子,回头看看自己的身影,也变成狗了,非常害怕。问她的妻子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妻子说,你还记得在观音大殿前的誓言吗?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夫妻父子一同绕著鱼池走,肚子饿极了,见有人粪闻了闻,气味也不坏,妻子与儿子先聚拢著吃起来,自己也馋得流口水,用舌头舔了舔觉得味道甘美,只恨太少了。忽听传呼说:‘主人命令从这些狗中选一条肥壮的煮了吃。’就将他的长子捆去了,哀叫声极凄惨。猛然一惊醒来,竟是个梦。急忙收拾行装回家。来到中堂,见旁边停著两副棺材。供桌上题著二子的名字,心越发跳得厉害,赶忙进入卧室,妻子已病危,快断气了。桂迁喊叫她,妻子忽然瞪著眼睛,用他长子的声音说:‘父亲怎么今日才回来,冥王因我家背负施氏恩惠,父亲以前有誓言,我们兄弟和母亲三人,明日就去施家投狗胎,两条公狗就是我们兄弟,一条母狗而且背上有瘤子的就是母亲。父亲因阳寿未终,等明年八月,也应当作施家狗,以实践以前誓言。只有妹妹命该与施还为夫妇,可免除此难。’说完就断气了。   桂迁见所说与梦相符合,又惊怕,又痛苦,刚要殡葬,却全部住房焚烧起来,三个棺木都烧成灰烬。于是带著女儿到苏州,访施家儿子的消息。还认为施家既然赤贫,不知漂泊到什么地方了。到了施家,却门墙焕然一新。问施家的邻人,才知道施还已中举,并且已娶了邻里中支参政的女儿。桂迁羞惭悔恨不知怎么办,找到一个原先相识的人,进到施家表明悔过,要求见面的意思。并且想献出女儿作妾,以赎以前的罪过。施还不答应,再三恳求,才允许见一面。桂迁刚刚进入,突然有三只狗从墙边窜出,环绕著桂迁哀叫,其中一只背上果然有瘤,桂迁知道是妻子,痛苦极了,向施还哭拜不肯起来,于是叙述自己以前的梦与妻子临终的话,并说:‘今天已家破不能回了,但愿恩人网开一面,收留我女儿作婢女,我也作为僮仆,终身服役,以免托生为狗,我就知足了。’施还见他的言语情词悲惨真切,勉强允许了他。选择吉日娶了他的女儿为妾,桂迁也随著女儿住在住宅旁边。这天晚上,梦见妻子来告辞说:‘幸亏夫君悔罪,施氏祖先已经为你乞求赦免,我母子也得以离开罪业的狗身了。’到了天亮,听说三只狗夜里全死了。桂迁到晚年也没发生什么事。   【例证三】   大原的艄公王彦须,借乡里长者的银子一两八钱,买了条船维持生活。家中稍富裕,王艄公竟然忘记了当初长者的恩义,不偿还借的银子,很快过了八年,长者也忘了这件事。一天长者无事走到屋舍旁,忽然见王艄公腰上系著腰带,窜进了牛栏。不会儿,牧童报告说:‘母牛生小牛了。’长者就前往观看,小牛的腰间还仿佛有腰带纹印,便默默地记住。过了一年多,小牛长得很肥壮,让牧童牵去卖,偶然遇到何屠户问卖价,牧童回答一两八钱,这价钱是长者所嘱咐的数目。屠户暗暗高兴,认为这头牛不止这个价钱,于是按此价买了去。有个农夫见了牛就问:‘牛很肥,正值春天,怎么忍心杀它呢?转卖给我耕田,行不行呀?’屠夫骗他说:‘刚才出价二两五钱买到的。如果你再加一钱银子,就卖给你。’农夫又高兴地认为这个牛的价值超过这个数目,随即用二两六钱银子付给屠夫,比长者又增加了八钱银子了。牛归了农夫,不须照管,自己能出去回来。一日找不到它了,到处寻找,发现它跌下山岩死了,农夫非常悔恨。后来在市上遇到何屠户,一起说起前因后果。农夫曾经租佃过长者的田地,于是到长者那儿问道:‘这条牛为何只卖这个价钱?’长者说:‘你不知道,这条牛是王艄公托胎还债,我亲眼所见。他原来欠我一两八钱银子,所以只卖此价钱。’何屠户听说了这件事,才大大醒悟说:‘王艄公欠我八钱银子的肉钱。’农夫也悟道:‘我原借王艄公二两六钱银子没还,今天他用这卖牛钱来抵偿我所欠的债。’于是互相间都感到此事惊心奇怪。这事发生在明万历十七年,长者厚道,何屠户凑巧,农夫得了便宜,免得日后变畜生还债。   【例证四】   高邮的一个农村老翁,养了一头母猪,生小猪非常频繁,生一群又一群,日久天长富了起来。忽然梦到原来的邻居某人说:‘我一年以来都在还你的债,幸亏已达到欠你的数目,只欠一领芦席了。’家人禀报母猪死了,老翁不忍心吃它,让儿子把它埋了。正在挖坑,正巧运芦席的船经过,问埋的是什么东西,老翁的儿子回答说是死猪,船家说:‘不要埋,还可以吃。用一领席换了去。儿子扛席回来,老翁询问得知,感叹不已。   【例证五】   长安商贩张高养了一头驴,已骑很久了。张高死了,儿子张和骑驴去近郊,才出了城门驴不再走了,张和用鞭子抽它说:‘我家用了二万钱买你,不就是为了骑用你吗?’驴用人言说:‘怎么唯独不说你父亲已骑我二十年呢?我前生欠了你父的钱,所以变作驴来偿付,你父骑我,我不会推辞。我不欠你的,你不应当骑我。昨天夜里你父亲与我算完了前世的债。因为饲养我,喂养稍好一些,又增算我一千五百文的债。现有面粉行的王胡子,欠我二千文钱,你应当把我卖给他,收一千五百文钱,留五百文钱给他充作我的口粮,以完成我作驴的期限。’张和害怕得很,想把它放了成为长生驴,驴踌躇不肯前行,于是牵到市上,就有人以一千五百文钱买了它,果然姓王。这人饲喂了几天,正值天上下雨,一次也未骑乘,而驴子死了。   【例证六】   镇江的刘五郎到临安贩运,到了北津桥,遇到一僧人说:‘你欠我二十万贯钱。’五郎说:‘初次相逢不相识,何必开玩笑呢?’僧人笑著说:‘今天不偿还,明年一定得偿还。’随即告别走了。过了一年,刘五郎再次去北津,另遇一个僧人说:‘‘我欠你二十万贯,早晚须酬还你。’五郎感到又奇怪又高兴。回到家时,妻子生了一对孪生子,心里知道是两个僧人。等到长大分家,一个儿子游荡不务正业而得病,一直到死,合计医药、葬殡,用去了二十万贯钱。另一个儿子尽力劳作成家,不久也死,合计所得也是二十万贯。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