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佛教资讯 >  正文
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石家庄隆重开幕(图文)
上传时间:2013-05-25 17:43:05   点击次数:

1.jpg

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石家庄隆重开幕

  护国龙王寺河北讯 2013年5月25日上午9时,由河北省社科院哲学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主办,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承办的“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石家庄平山温塘度假村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以及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先生、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先生、河北省民宗厅副厅长崔晓辉先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民先生、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佛教处副处长邱凤侠,复旦大学教授王雷泉,河北省民宗厅宗教一处赵明宇处长、中国社科院院士魏道儒先生、柏林禅寺护法居士李立立女士、武汉大学教授麻天祥,中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孙书领先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先生、新加坡佛学院顾伟康先生、石家庄市民宗局王洪河副局长,北京大学教授姚卫群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及护法居士出席论坛。
  河北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占军主持开幕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宣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贺信。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副厅长崔晓辉,复旦大学教授王雷泉,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楼宇烈教授,河北省佛教协会代理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分别作了讲话。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的50多家知名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近110多位专家学者,河北佛学院师生、禅学爱好者300多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社科院教授杨曾文(由戒毓法师代发言)、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复旦大学教授王雷泉、中国社科院院士魏道儒先生、武汉大学教授麻天祥、新加坡佛学院顾伟康先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严耀中、江南大学教授邓子美等著名学者作主题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孙继民教授主持。
  从25日下午开始,将分为“净慧长老佛学思想与生活禅、北朝佛教、北方禅宗与寺院”三个分论坛,共举行9场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近100余篇。
  北朝时期,是河北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寺院建设规模空前,东魏迁都邺城后,这里成为中国佛教中心,达到极盛。
  邺城(今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从东汉末年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一百二十六年。东魏迁都邺城的同时,大批僧尼也随之从洛阳迁来,总数达八万之众。故而,东魏初期,这里激增了上千座寺院庵堂。北齐后主高纬还将邺都著名的铜雀、金凤、冰井三台舍给大兴寺……至北齐后期,邺都仅大型寺院约有四千多所。
  同时,邺城也成为了佛经翻译中心。著名翻译家菩提流支、佛陀扇多、那连提耶舍等人,在这里翻译佛教经典二百余卷。
  北朝时期,河北高僧倍出,宗派纷呈。先后涌现了道生、昙无最、慧光、道宠、僧稠、慧可等著名高僧,诞生了地论南道、北道等佛教学派,大小乘禅法交融汇集,而且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间佛教慈善机构。
  河北省第三届禅宗文化论坛的举办,对于继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河北优秀文化,宣传河北,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论坛举行期间,时逢创办人净慧长老示寂“五七”纪念。24日,与会学者到赵县柏林禅寺参加了“净慧长老示寂五七追思大会”。
  净慧长老是著名爱国高僧,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一岁半即被送入佛门抚养,十四岁正式披剃。1951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并承虚老之付嘱,以一身兼祧禅宗五宗法脉。1956年考入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成为中国佛学院第一批研究生。1962年被错划为右派,辗转于京、粤、鄂等地劳动改造。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1979年净慧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及创办《法音》杂志,后任主编。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政府之请,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2003年,应湖北省政府之请,出任当阳玉泉寺方丈;同年,应本焕老和尚之请,继席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方丈。
  净慧长老先后担任中国佛协理事、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创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务;历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委员。
  净慧长老是当代佛门泰斗,禅宗巨匠,他慈心无量,悲愿宏深,起衰继绝,承祧祖业,以建寺安僧为己任。先后兴复了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石家庄虚云禅林,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湖北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独门寺等祖师道场。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净慧长老慧眼独具,洞悉幽微,敏锐地观察到佛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他继承并发扬了太虚大师、赵朴初居士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生活禅”修学法门,将佛法与现代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十多年来,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理念深入人心,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接引与培育了大量佛教的新生力量,为佛教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护生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