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选择蔬菜和水果才有益于健康呢?
食有温凉,总的来讲,除以现代医药学的角度考虑蔬菜、水果所含的营养物质以外,对于蔬菜、水果,人们还应从祖国医学的角度进行一番选择。
中医药学对饮食的认识是“药食同性”,提倡辨证择食。所谓药食同性,是说食物具有与药物相似的性能和功效,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配伍等。所谓辨证择食,是说要根据个人身体的证型或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为了说明问题,现仅举如下一些例子。
就蔬菜而言,冬瓜味甘微寒,可利尿清热、生津解毒,脾胃虚寒者不宜选食;黄瓜味甘性凉,可清热、利水、解毒,中寒吐泻、病后体虚者忌用。生姜味辛性温,可散寒解表、化痰止咳,阴虚内热、实热证者禁用;葱白味辛性温,可发表、通阳、解毒,表虚多汗者慎用。
就水果而言,西瓜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解暑,中寒多湿、大便溏泄、病后产后(产后食品)者忌用;柿子味甘性凉,可清热润肺、生津解毒,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杏味酸甘性温,可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但不宜多食,否则可“生痈肿、伤筋骨”。
人分寒热
中医药学对人体状况的证型,多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方法来区分。以八纲辨证为例,可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八种证型。其中尤其强调“掌握寒热,八纲不混”。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明确身体属寒证还是热证,在选择食物时就大体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至于如何区分人体属热证还是寒证,这里为读者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若感到喝热水舒服,大体属寒证;若感到喝凉水舒服,大体属热证。此区分方法虽不完善,但总比完全不区分为好。
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在大体区分身体是属寒证还是热证后,再本着“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即偏向热证的人,宜选用寒凉性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偏向寒证的人,宜选用温热性食物,这样会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 【上一篇】:多吃三种菜健康一夏天
- 【下一篇】:圆白菜,被誉为“血栓斑块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