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素食文化 >  正文
素食者陳志云的心路历程
上传时间:2019-03-11 08:13:26   点击次数:
       我是素食者我替《无线生活台》主持《志云饭局》这个节目接近三年了。跟我共晋饭局的嘉宾超过一百位,每次她们也会异口同声问我一些问题,例如:「为何你会吃素?你是佛教徒吗?你何时开始吃素?你吃素,是否你做了很多阴骘事?
 
        我的生活态度自一九九四年起,我已吃素差不多十五个年头了,直到现在我仍坚持着这饮食习惯。虽然我个人是一名天主教徒,但我是按照佛教的规矩来选择食物的。我尽量不吃五辛。但在偶然间遇着很特殊的情况下,像是混了在酱汁里或者别人在烹煮时没有留意下错手把五辛类放进食物,我也不会过于执着。蛋和奶类的食物,我从不拒绝,只因为鸡下蛋和挤牛奶没有杀生嘛!而且,如果不给奶牛挤出奶汁,牠反而更加不舒服。但其实我一路走来,也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当年我出任政务主任,在香港政府驻英国伦敦办事处工作时,其中两年也尝试着坚持茹素。哪段时间我吃素的因由是有一点点可笑的,其一是自己的懒惰,素菜煮食非常简单和方便;另外也想藉着这个方便,减轻一下体重。不过坚持不了很长时间,当看到有一点点小成绩后,马上就鬆懈下来,因为怕辛苦嘛!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会成为了生活上的一个习惯。
 
        当然我刚转为吃素的时候,有朋友也曾关心我,担心我吃得不够营养或是心里出现想吃荤的欲望。很庆幸,这些情况从未发生在我身上。
 
        现在,不论摆在面前的杂食外表是多么吸引,香味有多么浓郁,我也不为所动。茹素已成为我享受的一种生活态度。不一样的菇其实爱吃的人,大多也爱煮菜。我曾经在翡翠台《美味斋Talking》及《开心聊斋》节目内的《志云上素》环节中,亲自下厨。
 
        平常我也会自己动手烹煮素菜,主要是白煮的方法,食才多是青菜、豆腐和菇类。有些时候我会花一点心思,煮一点不一样的菜,尤其是当有朋自远方来。我下工夫的地方,一是在调味酱料方面,另外是在才料方面。有些食才可能平时大家会忽略的,我就会在这些地方找出惊喜。就单单以菇类来说,种类繁多,每一种的质感和口感也不一样,好好地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创出新菜式来。最怕遇上「油」每当有饭局应酬,我不单说明我是素食者,而且还一定强调少油。不过,总有的时候,你这边说了少油,结果煮出来还是油淋淋的。这种情况,我宁愿少吃一点。又或者跟在场的人说明一下,在别人不致误会的情况下,把食物夹到白开水中泡走多余的油。
 
        在香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往内地工作则比较惯见。我真的有点弄不清,再三地强调少油,但每次端在台上的餸菜总是油腻得难以享用。有一次在国内,我点菜时直接就说不要油了,结果还是一样的油腻,没办法之下只好用开水清洗一下。学会包容尊重曾经有试过这样的小插曲,让我记忆犹新,至今难忘。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有一位朋友邀请我到晚宴上作客,主人家很有身份和名望的。
 
        当然,我也提早告知我是素食者。但替她工作的哪班人,可能真的觉得我很麻烦或是其她原因,并没有为我准备素菜。当晚,我在宴会上就没有东西吃。一开始时,我心里也有哪么一点尴尬,但后来静心一想,尴尬应该是哪位主人而不是我,我顶多只是捱一会儿的饿,但哪位工作人员却是让主人家丢了很大的面子。我也明白不是主人家的意思,所以当天我也表现得很高兴。
 
        这次我认为那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有点明知故犯的感觉,但她的过错,却使主人家不好意思。类似的事情我只是遇到唯一的一次,蛮特别的经验。所以大家请放心,这种事情绝不常见,就算发生了,也无需要尴尬。经过这件事,让我更加懂得包容不同的饮食习惯。
 
        以后我每次请客,不但询问客人吃甚么,更会询问不能吃甚么。好像有的朋友是食物敏感的,不能吃某一种东西,一点点沾到可能就会敏感得很严重;也有的是宗教原因,像回教的朋友不能吃猪肉,这类原因特别敏感,不但她的菜里没有猪肉,在场人士我也会特别提醒不要点猪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