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法语 | French
质疑: 我们必须使用熊胆制品吗?
上传时间:2015-01-17 16:21:27 点击次数: 次
质疑: 我们必须使用熊胆制品吗?
没有任何疑难杂症非熊胆不可,很多常见的草药和合成药材都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
亚洲黑熊因为人们对其胆囊的需求而被捕杀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朝鲜发明了活取熊胆。据了解,在崇尚传统中医的亚洲各国,只有我国尚允许活熊取胆合法存在。世界上有八大类熊,除了熊猫,其他种类熊的数量均由于熊胆交易而大幅减少。其中,亚洲黑熊所受的影响最大。
除了制药,一些企业开始滥用熊胆,在一些非必需、非中药的制品中也开始使用熊胆。例如很多超市都能买到的竹盐牙膏、各种品牌的熊胆酒,甚至洗发香波以及饮料等。
熊胆真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吗?我们必须使用熊胆制品吗?广东省中医院药师佘自强的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疑难杂症非熊胆不可,我们通常不用熊胆入药,也不建议将野生动物当中药材使用。”
据介绍,熊胆的主要疗效是清热解毒消炎,明目,止痉。适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肝炎、结石等疾病。实际上,很多常见的草药和合成药材都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医药专家刘正才教授说:“现在我们已经有多种草药替代品和合成药材,它们和熊胆汁的医药作用是一样的,因此现在的中药没有必要再使用熊胆了。”
亚洲动物基金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有关中医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黄连、菊花等,这些草药的疗效比熊胆更好,还更便宜。而且,熊胆汁也有了人工合成的替代品。熊胆汁中的有效成分脱氧熊胆酸1954年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教授斯迪尔正致力于使用合成脱氧熊胆酸治疗亨廷顿氏综合症,他证实,脱氧熊胆酸完全可以人工合成,无需从动物身上获取,而且生产成本低廉。
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保护动物倡议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深刻地反省活熊取胆这种获取原材料方式的残忍和不人道。
黑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一级掌握着是否允许养殖的决定权。迄今为止,已经有20个省宣布不允许养熊业存在,但仍然有10多个省给予了许可。亚洲动物基金会统计,在我国,大约有7000头熊被取胆汁,其中,东北三省是重灾区,其余的省区分别是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海南。
2001年,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保证保健食品的食用安全,卫生部已不再审批以熊胆粉和肌酸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卫法监发[2001]267号)。相关部门也表明了“鼓励熊胆替代品的研发工作”的基本立场。活熊取胆正在遭遇越来越强烈的舆论反对,贴吧、论坛上也都出现了联名签署呼吁国家取缔养熊业的“网络运动”,在现实中,不少热心公益人士还积极组织活动呼吁抵制熊胆产品。由于主营产品用掉了全国半数左右的熊胆粉,上海凯宝药业在上市之初也遭到了不少网民联名反对。
在这种社会大形势下,归真堂依然逆势而上,背后的冲动源于可观的经济收益。据介绍,熊胆汁批发价是19元/10ml,多数被酒厂收购,做成熊胆酒,翻了好几十倍的价格卖出去。在暴利的诱惑下,企业必然不断扩大规模,甚至期待上市融资。
既然连蒲公英都能替代熊胆汁的药用效果,为什么还一定要生产熊胆制品呢?一位网友的帖子道出了其中缘由:“蒲公英哪能卖到熊胆汁的高价啊?!”
社会公德拷问企业责任
归真堂上市事件能引起轩然大波,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与一般被反对上市的公司相比,这家公司没有违法行为,所有手续都符合国家规定。而且以往公众反对公司上市的理由多半是因为企业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公众权益。然而这一次,环保组织和广大网友为了熊发出呐喊。
熊胆制品企业的生产从法律上来讲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当企业还停留在满足国家规定的时候,文明意识日益提高的公众却已经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更有着无法估量的生态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我们建设的生态文明而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重要内涵,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则是基本的底线。
归真堂上市遭遇反对给很多企业提了醒,仅仅满足合法或者符合国家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对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只有从更高的层面上、更广的范围中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发展,才能为公众所接受。
归真堂上市事件也折射出一些传统中药产业的困境。据介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共收载了野生药材物种76种,涉及中药材42种,包括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等。《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濒危植物388种,其中77种是较为典型的中药材。
为了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国家已明令禁止犀角、虎骨等珍稀濒危动物入药使用,2000年进行中药保健药品整顿时,文件就明确规定涉及到濒危物种、含濒危物种的保健药品一概不予保留,几十种药品因处方中含有濒危物种成分而被撤销了批准文号。以动植物为原材料的中药材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整个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些企业已经在积极寻求突破良方,例如,在国家明令禁用虎骨、犀牛角等名贵药材后,同仁堂立即着手替代原料的研发工作,在民间验方的启发下,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利用青藏高原一种对植被起破坏作用的鼠类骨架研制出新药,药力、药效与虎骨酒等同,第一个被授予动物类国家一类新药。
归真堂与同仁堂同属中药企业,但是一个因固守传统成为众矢之的,一个则顺应潮流走出革新之路。这一对比告诉我们,中药企业要想发展,靠攫取濒危资源只能招来越来越多的反对,以致走向穷途末路。而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濒危中药材的替代品或人工合成品,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归真堂”品牌的名字源自“九九归真”,蕴含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养生至理。我们希望归真堂不仅宣扬这养生的道理,也能把这一理念运用到企业发展的谋划上,真正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归真堂官方网站:有人夸大地称有50多种中草药可替代熊胆,那只是从同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上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然药物动物组组长邓明鲁教授介绍,科学研究已证实,熊胆粉中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是其他任何动植物成分都替代不了的;中医的治病效果靠的是多种复方成分的综合效应,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网友:目前,国内的活熊取胆还是处于合法状态,所以这些药物能被纳入药品目录。2010版上海医保药品目录已于2010年12月20日起实行,其中中成药部分:痰热清注射液、熊胆胶囊、熊胆丸作为乙类医保药,实行90%报销;熊胆眼药水为甲类医保药,实行100%报销。
网友:不管用什么高科技方法,活熊取胆汁绝不会让黑熊好受的。归真堂上市的话,没人愿意拿钱让他们干这活熊取胆的事,我们股民赚钱也要有良心。
网友: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人买就没有了市场。熊胆并没有宣扬的那么具有所谓功效,甚至很多中成药中熊胆成分也使用替代品了。对于此类事件,社会宣传很重要。
网友:建议修改相关保护法,取缔活熊取胆业务,况且熊胆的药用价值仍值得商榷。
网友:我们立法的脚步还是太慢,没有法律保障,那些环保人士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网友:曾经在一次旅游途中看过活熊取胆,熊那凄凉无助的叫声至今在耳边萦绕。
网友:人类的幸福不应该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上,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新加坡:1965年制定的《畜鸟法》是为了“防止对畜或鸟类的虐待,为改善畜、鸟的一般福利以及与之有关的目的”。《畜鸟法》在防止虐待动物一章里,认定“动物”应该“包含任何野生或经驯养之兽、鸟、鱼、爬行动物或昆虫”。
菲律宾:《1998年动物保护法》的主旨是,为了“通过督导及管制一切作为商业对象或家庭宠物之目的而繁殖、保留、养护、治疗或训练动物之场所,以对菲律宾所有动物的福利进行保护及促进”。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旨在“禁止惩罚与残酷对待动物”。其中,“动物”为“任何哺乳动物、鸟雀、爬虫、两栖动物、鱼类或任何其他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不论属野生或驯养者”。
我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是为了“尊重动物生命及保护动物”。其中,“动物”是指“犬、猫及其他人为饲养或管领之脊椎动物,包括经济动物、实验动物、宠物及其他动物”。
[质疑:我们必须使用熊胆制品吗?]
中国目前从熊身上抽取的胆汁做成熊胆粉,一部分用于做“明目清肝”的中药,一部分用于提取熊去氧胆酸。前者没有科学依据,后者可用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代替,而且由于胆器官对身体的影响不大,摘除胆囊仍然是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活取熊胆是不必要的残忍,它的存在,是对天然药物的迷信,也是某些人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编造的谎言。
- 【上一篇】: 一个活熊取胆企业上市能过伦理关
- 【下一篇】: 发起2011“爱熊行动”! 爱,就能行动!